9月12日,钟南山此前在国家老年大学《开学第一课》中称不要盲目追求“老来瘦”的视频,登上热搜榜引发关注。
完全吃素并不可取,钟南山院士指出,“千金难买老来瘦”的观念并不科学。不要盲目追求“老来瘦”,补充必要的动物蛋白,对寿命的延长还是有影[文]响的。大量资料证明身体稍微胖点的人,反而能更长寿。
超重和肥胖影响的不仅是外表,也会随之增加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、三高等疾病的发生率。“千金难买老来瘦”,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也把减肥提上日程。人们开始有意控制体重,极力把身体质量指数(BMI)控制在正常范围内,但60岁以后,适度超重的人更健康!
体重指数(BMI)与死亡率的关系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,健康人的BMI最好是介于20-25之间,但事实上,不同年龄应该控制的指数范围是不同的。
1、U形死亡曲线
欧洲科学家调查发现,体重和死亡率之间其实成了一条U形曲线。
曲线的最低点是死亡率最低的体重值,这个值会随年龄的不同而发生变化。
60岁以下人群: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内(即BMI介于18.5~24.9为宜),死亡率是较低的。
60岁以上人群:BMI处于超重范畴(即BMI介于25~29.9之间)的人群死亡率最低,甚至比BMI指数标准(即介于18.4~24.9[章]之间)的人群还要低6%!
小贴士
BMI=体重(千克)/身高的平方(米)
体重偏低:BMI<18.4
正常范围:BMI18.4~24.9
超重范围:BMI25~29.9
肥胖:BMI>30
为何适当超重,死亡率更低?
随着年纪的增大,消化吸收功能本就会减弱;再加上一些慢性病,忌口较多,很容易导致营养不良。据调查数据显示:全球86%以上的住院病人和3[来]8%的社区老人均有营养不良症状。
一方面,营养不良会导致抗感染能力、免疫力下降,可成为损害健康的重大风险因素;
另一方面,对中老年人而言,罹患各种疾病的可能性相对更大,但和疾病作斗争时需要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和营养状况。适当超重,其营养状态相对更[自]好,也就更容易抵抗疾病的伤害,达到长寿的目的。
专家提醒:60岁以上的人不要过瘦也不能过于肥胖,保持在适度超重状态可能对长期健康是最有益处的。
(羊城晚报·羊城派综合自国家老年大学、新华社)
以上就是钟南山称不要盲目追求“老来瘦”,原来这样的体重最长寿!快来自测→的全部内容了,希望能够帮助到你,找热门资讯记得来极光资源网!